一輛私家車是如何做到15年80萬公里還性能如初的?

一輛私家車,開個3-6年,大部分人會選擇“轉手”。

其實,大部分人對自己的車是有感情的,相信大家每一次問車主:哪個車最好?大部分人的回答是:我這臺車就是最好的。更有好多人,把車子比喻為自己的老婆、情人、女友、愛人、小鮮肉……啥的,不一而足。

那為什么,新車3-6年后,還是會轉手呢?

訪問了一些車主,主要原因,一是因為人類天生的“喜新厭舊”心理,市場上的新車總是誘惑著車主拋棄手中的老車子;二是因為3-6年以后,車子小毛病增多,維修、保養(yǎng)頻次增加,費用支出倒是其次,花在車子上的精力——太多了;三是擔心車子上的核心部件如發(fā)動機、變速器、底盤時間一長出問題,不但影響安全,到時候經(jīng)濟支出也不在小數(shù)。

拋開喜新厭舊的那種轉手不說,很多車主表示,如果車子沒有問題,繼續(xù)開下去倒也無妨。在國外,很多車子貌似就是開一輩子,老車性能不差,一出街,往往還是矚目的中心。

以前坐的士,經(jīng)常和出租車司機聊天,了解到一個出租車基本都開到100萬公里才退役,甚至還能轉手賺殘值的。出租車基本都是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連軸轉,其工況如此惡劣,尚能開到百萬公里,所以,在我心里,我一直認為,私家車跑到100萬公里,也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。

事實正是如此。這兩天,筆者碰到了一個大咖,令我大吃一驚:一輛本田奧德賽,在他手上,已經(jīng)跑了15年80余萬公里。照樣跑短線出長途,動力一如當初,換擋響應積極,底盤扎實,空調(diào)給力,車輛沒有絲毫異響。

巧就巧在,筆者另一朋友,擁有一輛CR-V,行駛7年,才開了8萬多公里。但卻內(nèi)飾發(fā)舊,真皮發(fā)黃,天窗生銹,雖然動力系統(tǒng)尚可,但空調(diào)一般,而且轉彎時車門有異響。最近一個月,轉向助力泵也出了問題,一旦低速起步或者倒車入庫時,助力泵的異響就很大。

同一個品牌的車型,年紀大的反而狀態(tài)好,年紀輕輕卻已得了各種病。令人嘆惋。

為什么差異如此明顯?

問了大咖。大咖答曰:無它,勤養(yǎng)護而已!

卻原來,這奧德賽車主每5000公里就做一次保養(yǎng)。每出一次長途,如果里程3000公里以上,也回來即保養(yǎng)。每40000公里換一次變速箱油。每2年保養(yǎng)一次空調(diào)。

反觀CR-V車主,因用全合成機油,其每10000公里做一次保養(yǎng),從不提前,只有后去,都是迫不得已。新車買來至今只換過一次變速箱油??照{(diào)從未養(yǎng)護過。未做封釉。未做打蠟。

CR-V車主問過一維修連鎖店,換一下助力泵要近2000元。聽說了奧德賽車主的故事以后,他后悔不已:這2000元,可抵小保養(yǎng)4-5次,早知現(xiàn)在,何必當初?

文章轉載自“汽車后市場研究院”